在一篇文章中了解沃伦·巴菲特和他传奇的投资生涯
1.巴菲特本人
巴菲特的全名是沃伦·沃伦·爱德华·巴菲特。他于1930年8月30日出生在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他父亲的名字叫霍华德。他是一家经纪公司,后来成为国会议员。他母亲的名字是莱拉,她的娘家姓是斯塔尔。据记载,巴菲特很小的时候就对股票产生了兴趣,并在父亲办公室的黑板上用粉笔登记了股价。更传奇的是,巴菲特当时告诉他的朋友,如果他30岁还不能成为百万富翁,他会从奥马哈最高的大楼上跳下去。11岁那年,巴菲特造访纽约证券交易所,进行了人生中的第一笔股票交易——出于对石油和天然气的乐观判断,他购买了city Service的6股优先股,其中3股属于自己,3股属于妹妹多丽丝。
第一份工作:报童
大萧条不期而至,内布拉斯加州也遭受重创。和大萧条时期的许多孩子一样,巴菲特在人生的早期就意识到了金钱的重要性。他养成了非常节俭的习惯,比如去纽约读商学院的时候,他甚至为了省钱还留在了基督教青年会。13岁时,巴菲特找到了一份报童的工作,每天早上和下午都送报纸。1944年,巴菲特提交了他的第一份纳税申报表——此时此刻,他已经实现了他的第一个短期目标,赚了1000美元。
巴菲特毕业于DC华盛顿州的伍德罗·威尔逊高中,在那里他度过了关键的青春期。从小学到高中,巴菲特的种种行为一次次展现出他早熟的商业天赋。他不仅送报纸,还在家里卖邮票、可口可乐(44.04、0.52、1.19)、高尔夫球和杂志。与此同时,他有精力兼任赌马小报《马童精选》的编辑。在此期间,巴菲特还开始了弹球机租赁业务。他和一个伙伴买了便宜的弹球机,确保它们正常工作,安装在正确的地方,并在高中同学的口袋里赚了很多硬币。
15岁买房
15岁时,巴菲特积累了2000美元,他用这笔钱在内布拉斯加州买了一个40英亩的农场。他雇了一个农民为自己打工,用农场赚来的钱补贴大学学费。巴菲特先是获得了林肯内布拉斯加大学的理学学士学位,然后向哈佛商学院递交了申请。被哈佛拒之门外后,巴菲特走进了哥伦比亚商学院,并于1951年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正是在哥伦比亚商学院,巴菲特成为了传奇投资家本杰明·格拉哈姆的弟子。
硕士毕业后,巴菲特回到奥马哈,同时开始学习公众演讲。同时,他开始在内布拉斯加-奥马哈大学教授投资课程。1954年,巴菲特带着新婚妻子苏珊和女儿搬到了纽约,在那里他为导师格雷厄姆工作。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巴菲特不断地从一个城市搬到另一个城市,最终回到了他的家乡奥马哈,在那里他买了一栋小房子定居下来。即便如此,31500美元的房价还是让节俭的巴菲特感到有些苦涩,于是他为这个购房决定自嘲为“巴菲特的愚蠢”。
从1951年到1956年,巴菲特担任投资推销员和证券分析师。1956年,26岁的巴菲特已经拥有了17.4万美元的财富和一栋房子。他相信靠自己的投资可以赚到足够的收入,过上舒适的生活,于是决定一次性退休。然而,没过多久,他就意识到,要实现35岁前成为百万富翁的人生目标,他必须更加积极。巴菲特未来的合伙人和伯克希尔的股东应该庆幸,巴菲特最终放弃了退休的想法,走上了人生最大的成功之路。1956年,他创立了巴菲特合伙公司。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
巴菲特对这家新公司的第一次收购,也是最著名、最有影响力的一次收购,是在1964年对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收购。这家公司诞生于19世纪30年代。它的原名是山谷瀑布公司。1929年,它被更名为伯克希尔精纺联合公司。在1955年与海瑟薇制造公司合并后,它的名字闻名于世。合并后,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蒸蒸日上,拥有数百万美元的收入、1.2万名员工和15家工厂。巴菲特对伯克希尔的投资始于1962年。虽然巴菲特合伙相当成功,但1969年,巴菲特决定解散,专注于伯克希尔的发展。他走出纺织行业,开始收购传媒(华盛顿邮报)、石油(埃克森美孚(77.53、1.67、2.20%))和保险(GEICO)等各种资产和企业。
伯克希尔从1988年开始投资可口可乐,最终购买了该公司约7%的股份。1990年5月下旬,伯克希尔开始发行a股,巴菲特本人正式成为亿万富翁。
2006年6月,巴菲特宣布他计划将大部分财富捐给慈善机构。他在一封公开信中宣布,大部分捐款将捐给比尔和梅林达·盖茨基金会,截至2014年,他们已收到价值约283亿美元的1.85亿股伯克希尔股票。
近年来,巴菲特领导下的伯克希尔公司持续增长。2011年,他大举投资IBM(155.52,2.34,1.53%)。2012年年中,他收购了自己和媒体巨头Media General旗下60多家覆盖美国南部的报纸。虽然许多同行已经从积极管理投资的第一线退休,但巴菲特仍在对公司进行大量日常管理。
“我不相信世袭财富的想法,”他在2006年接受查理·查理·罗斯采访时说。在巴菲特看来,那些巨额财富的继承人只是幸运精子俱乐部的成员,他所信奉的自由主义政治理念让他决定不把自己的财产留给后代。巴菲特也支持开征遗产税,对整个资本征收重税的想法。
2004年,巴菲特的第一任妻子苏珊去世。2006年,他与阿斯特丽德·蒙克斯结婚,据《纽约时报》报道,他们“已经有了20年的感情”。巴菲特和苏珊在20世纪70年代分居,但他们没有离婚,苏珊早就认识到巴菲特和阿斯特丽德的关系。巴菲特曾多次向民主党竞选团队捐款,包括支持奥巴马和希拉里竞选总统。
2.巴菲特的成功之路
巴菲特的名字和他最伟大的成就几乎成了代名词——伯克希尔·哈撒韦。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巴菲特一直是伯克希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帮助公司不断扩张,最终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综合企业之一。具体来说,巴菲特成功进入加速通道始于1956年他的家人搬回内布拉斯加州。
第一次合作
在为格雷厄姆工作之前,巴菲特是一名投资推销员。巴菲特非常喜欢这份工作,除了他推荐给客户的股票贬值,客户亏损的时候。为了尽可能避免这种与客户的尴尬和不快,巴菲特成立了一家合伙公司,只与最亲密的朋友和家人合作。这种合伙关系有很多独特的规则:巴菲特自己开始只投资100美元,然后用他应该得到的管理费不断再投资,这样他的股票就会不断增加;比如合伙企业拿到4%以上,巴菲特拿一半,合伙企业亏损,巴菲特赔四分之一;投资的增减只能在每年的12月31日进行,合伙人对投资没有发言权。
1959年,巴菲特的公司有7个合伙人,总资产超过100万美元。巴菲特本人持有9.5%的股份。三年后,巴菲特成为百万富翁,将所有合伙企业整合成一个单一的商业实体。
收购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
1962年,巴菲特发现了一个投资机会,购买了新英格兰纺织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部分股票。与公司管理层发生争执后,巴菲特认定公司需要更换领导团队,于是加大了股票购买力度。讽刺的是,多年后巴菲特说,收购伯克希尔·哈撒韦是最令人遗憾的交易之一。
巴菲特彻底明白了拥有保险业务的好处——客户今天支付真实保费,但几十年后才“可能”从保险公司拿到钱——巴菲特把伯克希尔作为控股公司,收购了国家赔偿公司等一系列未来的保险公司,并基于保险业务的现金流进行了新的收购。
作为价值投资者,巴菲特不能被认为是工业知识专家。伯克希尔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巴菲特发现一家公司很便宜,所以他决定买下它,尽管他不是纺织行业的专家。巴菲特一点一点改造伯克希尔,使其逐渐放弃传统业务,转型为投资其他企业的控股公司。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巴菲特收购、持有和出售了许多不同行业的无数企业。
标签: 巴菲特财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