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再次提到甲醇汽车对中国汽车产业和集团的重要性。他说,“即使努力可能失败,吉利也将继续致力于甲醇动力汽车的研发。”
其实这已经不是李书福第一次提出推广甲醇汽车的重要性了。早在2017年两会上,李书福就提交了甲醇汽车推广作为提案。时光荏苒,四年过去了,甲醇汽车并没有成为市场的主流。
为什么具备所有优势的甲醇汽车都遇到了发展瓶颈?
甲醇的化学式为CH3OH或CH4。它含有氢、氧和碳。燃烧后只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也可以循环利用。
与普通汽油的燃烧特性相比,它具有辛烷值高、含氧量高的优点。值得一提的是,在环保方面,甲醇汽车产生的PM2.5排放比同排量传统汽油车低80%。
甲醇作为燃料是近年来才提出来的。早在20世纪70年代,为了应对当时的“石油危机”,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和汽车公司都大力推动酒精燃料汽车的研究、试验、示范和推广。
甲醇的亮点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加州政府开始关注可以燃烧M85甲醇和汽油的灵活燃料的FFV汽车。这种车可以在同一个油箱里使用甲醇和汽油的灵活燃料。使用甲醇燃料的发动机的能量效率高于汽油发动机。为了鼓励替代燃料的发展,美国政府多次对清洁替代燃料汽车采取减税政策,支持甲醇汽车的发展。
事实上,中国对甲醇燃料的研究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早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研究人员就已经开发并应用了甲醇汽车。国家也有相应的政策支持。2019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委联合印发《关于甲醇汽车在部分地区应用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完善甲醇汽车产业政策和技术标准,推动合理产业布局,加快甲醇汽车制造体系建设,推动甲醇汽车制造销售与甲醇燃料生产、输送、配送、加注协调发展,提升市场应用水平。
政策发布后,甲醇蒸汽的热度再次被搅动,业内也认为其有望成为继电动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之后新能源汽车的又一重要成员。
但从目前的市场应用来看,甲醇汽车只是在部分地区试点,大部分用于商用车,少数地区用于出租车。联合会秘书长崔东树告诉网通,这是因为甲醇燃料的制造和使用还存在很多问题。“虽然甲醇汽车有很多优点,但由于燃烧值低、毒性大、腐蚀性强等因素,很难广泛使用这种燃料。”
吉利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有更多的机会还是挑战?
当社会固有的认知已经形成,只有敢于求新、尝试新鲜感、更新新鲜感的人,才能成为这个领域的佼佼者。早在6年前,吉利就将部分重心转移到甲醇燃料汽车上,2015年投资2.8亿元入股冰岛碳循环国际公司。
“疯狂”的决定目前很难理解。就像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成立特斯拉生产电动汽车时,业内认为没有人会接受新能源汽车。它是时间的最佳过滤器。电动汽车不仅成为车企争夺布局的关键,特斯拉也成为这一领域的领头羊。
通过多年的积累,目前吉利拥有甲醇重卡、帝豪、帝豪GS、帝豪GL、袁晶等甲醇版车型。部分车型已列入中国汽车产品公告目录。
碳中和已成为各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努力的方向。如果甲醇燃料汽车能够在技术上有所突破,或许会成为下一个出口。
李书福提到,“吉利多年来一直在讨论甲醇汽车的发展。二氧化碳+氢气是甲醇。中国必须在能源多元化战略方面找到自己的发展道路。”同时,他也承认甲醇汽车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氢用于氢能电池还存在一些障碍。最后,合成氢气和二氧化碳是甲醇,这可能是一条绿色能源发展道路。”
图: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
尘埃落定之前,事情充满了不可预测的变数。从现实来看,在国家对节能减排和新能源的支持下,从中央到地方,对甲醇作为未来汽车替代燃料已经有了初步共识。但是由于自身的局限性,甲醇作为燃料很难得到动力电池一样的认可。
吉利押注甲醇作为清洁能源,最终会大获成功,目前还无法给出明确结论。然而,崔东树并不认可吉利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战略。“与其他企业相比,吉利新能源发展缓慢。这时候就需要把一些能源投入到有缺陷的甲醇汽车上,不利于其新能源发展。”
最后:对于正在新能源领域扮演追逐者角色的吉利集团来说,选择甲醇燃料汽车来对抗电动汽车,可以说是一个妙招。与其争一块蛋糕,不如从头开始新的技术路线。
甲醇和甲醇燃料,没有完善的标准,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但吉利在甲醇汽车方面积累了十几年的经验,可以通过技术升级强行出台政策,让市场和消费者逐渐接受甲醇汽车的广泛使用。
标签: 汽车改甲醇好还是天然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