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游戏

李冰的镇水神兽,李冰镇水神兽被挖

冷瞳 573

程度镇水神兽

在沧州的铁狮,又名镇海吼,是大运河的镇水神兽。

沧州多水,而且水多为患,一千零五十三年前的后周广顺三年,沧州人铸造了这尊体阔近丈、重约40吨的巨型雄狮。这也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铸铁艺术品,这尊铁狮躯体高大,面南尾北,昂首挺胸,怒睁双目,巨口大张,四肢叉开,仿佛疾走乍停,又似阔步前行。威武雄壮,栩栩如生!明朝河南巡抚于谦为镇降黄河洪水灾害而建造了镇河铁犀。此外还有洞庭湖镇水铁枷,徐州镇河铁牛,漯河镇河铁牛,北京后海镇水神兽等等。

在2013年的时候,在四川成都挖出了一尊千年石兽,由于在发掘石兽的时候,考古学家们发现土质层属于蜀汉末到西晋的那段时期,而根据石兽的外形和制作的风格,他们推测这尊石兽应该是一尊千年石兽不假,它的制造年代很有可能在秦汉时期。最起码,这尊神兽也该有2000多岁了!虽然有的人认为这个石兽是五代时期的宫苑神兽,还说和张献忠的江中沉宝有关系,但是我们还是要根据考古专家们的专业的考古知识来求证,它到底多少岁?出自哪里?有什么特别的功能或者意义? 这尊石兽的外形十分巨大,略尖的头部有一道突起,似是上下颌的分界,腮部还绘有卷云纹;身体两侧绘有大小不一的祥云状花纹;四只脚均刻有蹄;屁股和尾巴也是棱角分明。在场的专家们估计它的体重可能有8吨,也不知道智慧的.古代人民是如何将它沉入江底的。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文献记载中,如《蜀王本纪》《华阳国志?蜀志》就记载了,李冰在秦朝时期治理水患,修建了伟大的都江堰工程,在做这项工程的时候,李冰还做了一件奇怪的事情,那就是他下令雕刻了5只石犀。这5只石犀其中的两头就在成都,另外的三只在灌县的江中。李冰之所以做了这些石兽,是因为他将它们定义为镇水神兽,认为它们可以镇压水患,保护一方不再有水患发生。

自古以来,神兽一直是影响风水的重要元素,下至大户人家的镇宅石狮,上至皇宫内的各种瑞兽,以及各类古建筑的瓦当、屋檐,无处不见风水神兽的身影。据说,历史上记载李冰命人打制的五头石犀,作为镇水的风水兽,压制水精,被精确地以不同方式摆放在成都的不同位置,其实就是一种典型的神兽风水阵。可见2000年前的李冰,不仅是一个优秀的工程师,还是一个厉害的风水师! 可是为什么镇水神兽是牛这种动物,或者是犀牛,或者是其他的奇怪形状的东西呢?在中国古代的五行说教中,土能克水,丑属土,故牛形能作镇水之用。

而犀牛,在神话中,它有分水的本领,因此也常常被用来作镇水神兽。这次发现的石兽的外形既像狮子又像犀牛,但却是少了角的犀牛。 李冰治水时打造了造福蜀人两千多年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至今还在发挥著作用。

李冰治水的口诀?

都江堰是岷江中游的一项大工程。岷江从岷山发源,一路急流而下,到灌县地域又进人了平川地界。

这里地形复杂,加之泥沙淤积,使得航行十分困难,而且江水在洪水季节常常泛滥。

令人感到奇怪的是,西边遭受洪水肆虐的时候,东边却因缺水而受旱灾之苦。李冰到任以后,听到了大量的民众呼声,亲临实地考察后不久就开始实施这项规模浩大的工程。近现代的人们所见到的都江堰工程,从上游数起,主要有百丈堤、都江鱼嘴、内外金刚堤、飞沙堰、人字堤、宝瓶口,其中最重要的是都江鱼嘴、飞沙堰与宝瓶口。现在可以肯定这3项主要工程都是李冰所主持修筑的。

成都石犀牛的作用是什么?

截至2016年10月份,成都博物馆馆藏的“石犀牛”在古代的作用暂未考查出结果。四川大剧院工地的考古发掘工作从2012年8月开始,至2012年12月底完,发掘面积4300平方米。

工地这一带属于秦汉以来大城的范围,明代时又处于蜀王府皇城的东南隅。

此次发掘发现有战国、西汉、东汉、蜀汉、西晋、东晋、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各时期的文化遗存,遗存类型包括灰坑、灰沟、城寺、角楼、道路、排水沟、房屋、水井、建筑台基等,并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瓷器、铁器、铜器、钱币、建设材料等遗物。在数量众多,种类丰富的出土文物中,最引人瞩目的要数一件大型圆雕石瑞兽。石兽出土于一坑内,通体近似犀牛,为整块的红砂岩雕刻而成,作站立状,侧身掩埋于坑内,头东尾西,头部略呈圆锥形,刻有较清晰的耳朵、眼晴、下颌及鼻部,局部装饰简单的卷云图案,风格粗犷,躯干部分显得丰满圆润、四肢短粗,长3.3米、宽1.2米,高1.7米,重约8.5吨。根据出土情况判定石兽的埋藏时间约在西晋、其制作年代当大大早于西晋,其风格特征是线条简练而生动,属于秦汉时期偏早的石雕艺术品,且出土于成都城市的核心地带,具有极高的考古与艺术研究价值。

据文献记载,李冰担任蜀郡太守期间,曾建造五头石犀,以镇压水精。这尊石犀是否就是李冰所建造的五头石犀之一还需进一步的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头石犀与李冰治水是一个体系的,兼具水则(古代衡量水位的水尺)和镇水神兽的功能。

它是中国石刻艺术史上最早的圆雕作品。

成都镇水神兽有哪些?

镇水神兽2013年初,身长3米有余、8吨重的石兽于天府广场一侧四川大剧院工地被挖出,属千年神兽,约2000岁生于秦汉,埋于西晋,成为填补四川雕塑史空白的一个重大考古发现。2013年7月四川一地发生大范围的持续性强降雨,因“‘镇水神兽’被挖引发四川暴雨成灾”一说,在网上引起热议,7月12日,专家称,此前出土的石兽与当前天气变化没有任何关系简单介绍千年神兽,约2000岁生于秦汉 埋于西晋 !“根据它的体态、背上类似铠甲的肌肉造型以及屁股的形态,应该是以犀牛为原型雕刻的。

”成都市博物院院长王毅说,由于石兽的制作年代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所以不排除它与“李冰造石犀”有关。

据《蜀王本纪》、《华阳国志·蜀志》等史料记载,秦朝的蜀守李冰在修建都江堰时,曾经下令雕刻了5只石犀,两头运到了成都,另外3头则在灌县的江中。5只犀牛其实是水则(古代衡量水位的水尺),同时也是镇水石神。神兽来历2013年1月8日天府广场旁发掘出“千年石兽”是犀还是象?是属于唐代还是秦汉?是门神瑞兽还是治水所用?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的工作人员对“石兽”进行现场初步清理,来自川内的多位重量级考古专家也来到现场进行实地考察。神兽身材高大,高约2米、长3米多,据初步估计重达到了8吨。

值得一提的是,它整个头部长度几乎有身长的三分之二,因此,现场很多工作人员一时也说不清它到底是个什么动物。神兽作用“石兽”是否就是“李冰治水所用的5只石犀之一”呢?王毅表示,是否与李冰有关系,专家学者还在做进一步研究,“不过这种圆雕石刻在中国目前的发现中极其罕见,可能这是四川迄今为止发现年代最早的大型圆雕石刻。这件东西应该是和镇压水精的神兽有关系。

古代排水口用什么动物

古代排水口用蚣蝮,又名避水兽,头部略扁平,口大肚阔有双角,尾巴粗长,身体有鳞片,除了被当作“排水兽头”挂以外,也被各地水工雕成镇水神兽放在闸门上。杨慎称其“性好水,故立于桥柱”。

古代修浮桥,常常铸造铁牛来作为镇水神兽。

这是因为铁牛身量巨大,可以依靠重量充当桥头的系缆桩。不过,这也闹得铁牛的命运常常很不堪——貌似强大却经常被大水冲走,还要怀丙和尚去捞起来。犀牛也会被当作镇水神兽。古代传说犀牛能用角分开大海,称其为分水犀(这明显是夸张,把哪头犀牛扔进大海,估计都是OUT这个世界的命运)。

秦朝李冰修都江堰,便埋了一头石头犀牛镇压,1973年此石犀被发现,2013年将其出土运送到了博物馆。

标签: 中国镇水神兽